2023年6月6日,在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到来之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进行了全面解读。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张沉甸甸的成绩单,离不开铺陈在碧波之中的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
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蓝挺进(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何谓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其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从而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构想,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面对传统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海洋资源衰退等困境,有学者提出在我国近岸海域实施“海洋农牧化”。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人工鱼礁,由此拉开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
进入21世纪,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以“生态良好、资源丰富、产品安全”且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我国沿海省市蓬勃兴起。
广东引领潮头
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大陆海岸线长4114千米,居全国首位,近两千个海岛星罗棋布,41.9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孕育了丰富的海洋生物。作为渔业大省,广东的水产品总量和水产养殖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所以,业界一直流传着“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之说。
重力式深水网箱(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作为最早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省份之一,广东一直坚持“疏近用远,生态优先”原则,大力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积极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有机统一,在挺进深蓝的历程中,屡创第一。
广东最早开启我国深水网箱养殖先河,最早实现了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近5000个,养殖装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
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在广东,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一体化平台“澎湖号”、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桁架式养殖平台“海威1号”“海威2号”相继投入使用,这四大平台搭载的自动投饵、在线监测等智能设备,不仅让智能化养殖成为现实,也推动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由近海走向更广阔的海域。
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2号”(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筑牢“粤海粮仓”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广东省把握时代机遇,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紧紧筑牢“粤海粮仓”。
截至2023年底,广东已建成万山海域海洋牧场、遂溪江洪海域海洋牧场、南澳岛海域海洋牧场等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所占海域面积超过12.5万公顷,这些示范区已成为助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海上良田”。
2022年,广东全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40万吨,其中鱼类85万吨、甲壳类77万吨、贝类170万吨、藻类6万余吨。此外,广东还探索构建出一条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通过实施“粤强种芯”工程,花鲈、金鲳、石斑、军曹鱼等高品质高价值的优良鱼种,不断丰富着百姓的餐桌。
如今,在广东,海洋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蓝色经济”已崛起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打造“海上新广东”
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蓝色家园。
在加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同时,广东省一直致力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筑牢蓝色生态安全屏障。
截至2023年底,广东沿海已建成国际重要湿地6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7处。截至2023年底,广东省完成营造红树林24.81平方千米,修复红树林24.76平方千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90%左右,为“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现代化海洋牧场(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蓬勃发展,正助力广东筑牢“粤海粮仓”,努力“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数据来源:“广东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