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聚集在北京的广东学人名家辈出。东莞的容庚就是其中佼佼者。容庚作为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鉴藏家,一生致力于学术,书画、碑帖均有涉猎,尤精于金石之学,成就斐然。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东莞城区旨亭街人。
青年容庚(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老年容庚(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容庚生于书宦世家,自小受到薰陶,养成了好学不倦的精神。在四舅邓尔雅的影响下,容庚开始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邓尔雅是近代杰出的文字学家和集诗、书、画、印多方成就于一身的通才艺术家。容庚自幼随邓尔雅学治印。邓尔雅十分重视文字工具的研究,在其引导下,容庚选择金石作为治学方向,翻阅许慎《说文解字》、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以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书。此外,邓尔雅藏书丰富,常以个人墨迹与收藏赠予容庚,激励其用心求学,为容庚提供丰富的治学资源和便利的研究条件。1926年引荐容庚拜访黄宾虹,并亲自修书“深愿足下进而教之也”。同时,容庚少时曾得见外祖父邓蓉镜的收藏,受此影响,常流连古玩店及书肆,购藏研究青铜器和书画丛帖。受从叔容祖椿书画艺术启蒙,也参与绘画实践、品鉴容祖椿等名家画作,使容庚对书画艺术一直保持浓厚兴趣。
容庚故居(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自1917年中学毕业后,容庚一边在东莞中学教书帮补家用,一边编写《金文编》,历时数年完成4册《金文编》初稿。1922年邓尔雅托友人写信,引荐容庚携《金文编》向大师名家求教,使容庚被破格录取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1925年《金文编》出版,受到国学大师王国维称赞,并为该书作序。《金文编》里收集了很多商周到秦汉时期的文字,而且开创性地收录图画文字。
金文编(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尔后,容庚相继受聘为燕京大学讲师、教授,兼任《燕京学报》主编、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他充分利用故宫博物院的丰富馆藏,除研究金文和铜器学外,还开拓多种研究领域,在甲骨文、书画、篆刻和帖学等方面亦多所建树。其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考古学社”,出版《考古社刊》。1934年6月,由容庚及徐中舒、顾廷龙、张荫麟、容肇祖等人组织发起金石学会。9月召开成立大会,到会的会员代表35人。会上决定将金石学会改称为考古学社,选出容庚、徐中舒、刘节、唐兰、魏建功等5人为考古学社执行委员,负责拟定社章,编辑社刊。容庚会后去函郭沫若,邀他入会。郭复函表示赞同。《考古社刊》于是年12月创刊。
师友图(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这一时期,容庚的主要著作有《金文续编》《秦汉金文录》《古石刻零拾》《颂斋吉金图录》《善斋彝器图录》和《殷契卜辞》等。特别是1941年出版的《商周彝器通考》,材料丰富、考证谨严,是容庚充分吸收宋清两代金石学的成果并益以近代考古学的成就而集大成者,是对中国青铜器作系统理论阐发和科学分类的划时代著作。1946年,容庚任岭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1952年10月起,容庚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学之余,陆续撰写出《宋代吉金书籍述评》《清代吉金书籍述评》《历代名画著录目》等著述。1958年与张维持合著的《殷周青铜器通论》出版。该书与《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并称为国内青铜器研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为古文字学者和考古学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商周彝器通考(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20世纪60年代后,他仍坚持写作,终完成数百万字的《丛帖考》《历代名画著录表》等著作。容庚一生笔耕不辍,先后发表27部专著,50多篇论文,总计800多万字。
容庚从小耳濡目染家传的古代书画,在金石书画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上求学以后,又遇上大学者王国维、马衡等,眼界益广。担任故宫博物馆古物陈列所的鉴定委员后,通过深入实践与研究,渐成为文物鉴赏专家。此时,他看到古物外流,非常痛心,于是用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加上写文章得来的稿费,购买一些有价值的古物,力图以一己之力,尽力减少国宝的外流,也为自己的科学研究积累资料。1943年,更于琉璃厂张挂《颂斋鬻书约》,鬻书集资,以补搜购古物之需。他自谓“闲时挟破书游福隆寺,走厂甸海王村,不意二十年后竟收藏如此之巨”。
容庚捐赠给国家的错金铜器“栾书缶”(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所藏铜器中,最为得意的是晋器“栾书缶”。此为三晋之器,传世甚罕,该器铭文五行四十字;错金而成,极为精美。容庚斥3000元巨资购下,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百余件,纂辑为《颂斋吉金图录》及《续录》,成为研究青铜器的重要成果。其收藏书画也与众不同,对古书画的笔墨设色观察眼光独到,因而收获颇丰。据容庚《自传》载,他收集明清以来书画,得1300卷轴、册。其最名贵者有:陶斋三本之外之《华山碑》、绍兴米帖行书草书各一册,草书为清代藏家所未见;黄公望山水半幅,有恽寿平题跋;董其昌、冯起震合作之《古木竹石卷》;文徵明《草书诗卷》等。
《颂斋吉金续录》目录(东莞市莞城街道图书馆供图)
容庚晚年时,秉持“文物乃国家之公器”之念,将毕生所藏陆续捐给国家。1956年,捐赠广州博物馆青铜器95件,书画21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一批;分批捐赠历代书画给广州美术馆,总计1083件(套)。1975年,捐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大甲骨13片。1980年,捐赠中山大学图书馆金石文字、书画、古文学研究书籍、古籍善本、拓片等130多箱,1万余套(册)。去世后,他的亲属继承其遗志,更是将他的众多收藏捐赠给各收藏机构。1998年,由家属捐赠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古籍善本、金石拓片、名人尺牍、往来信札、著作手稿校本、刻本、抄本等460个文物号;由家属捐赠一批文物文献、古籍资料给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容庚的一生,为中国文化史增添了灿烂光辉的一笔。
参考资料:
1.张维持:《广州文史资料》第38辑“著名考古学家容庚”。
2.东莞市地方志纂委员会编:《东莞市志(1979—2000)》,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3.东莞市莞城志编纂委员会编:《东莞市莞城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4.黄河方著:《五代书香传一门两大家——容庚家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赵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