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3日,粤中重镇江门宣布和平解放,万民欢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历史从此在侨乡江门翻开新的一页。 多年来,关于江门和平解放这段历史事件的研究,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例如: 江门和平解放的协约虽然最后在市区中兴路35号确定签署,但是这份协议起草是在 另一个秘密地方,那么国共双方最初又在哪里商议?具体国共双方谈判者是谁?他 们在哪里谈判?《江门和平解放协议》草案在哪里起草?这些问题一直众说纷纭。 2020年6月,笔者采访已故爱国民主人士、江门和平解放协约起草见证人胡耀椿先生的儿子胡坚,终于解开这一历史谜团:江门和平解放协约当年在新会县荷塘塔岗村(今属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的民兴糖厂协商、起草,可喜的是如今这座民兴糖厂旧楼房,当年《江门和平解放协议》起草地点旧址,依旧屹立在塔岗村前的西江边上。1949年10月23日,驻守江门的国民党“坚忍”部队1800多名官兵在江门举行盛大的起义游行,同时发表《起义宣言》,向江门市民散发起义传单,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江门小城随即宣布和平解放。江门的和平解放,使江门人民免受战争之苦,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江门城镇百年建设不受破坏,开启了江门社会发展新的篇章。《江门和平解放协议》的签订对于江门堪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一 、“坚忍”部队主动寻找地下党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跨过长江,渡江作战,势如破竹锐不可当。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已向粤北推进,逼近广州外围。国民党当局见大势已去,决定放弃广州,向南逃窜, 遂下令所有地方保安部队向海南岛撤退。1949年初,国民党广东当局在原有15个保安团的基础上,再建5个保安团,随后将其扩充为5个保安师的建制,使保安团兵力扩展至23000人左右。7月,国民党广东当局将粤中、粤北、粤东和粤南4个师管区 改编为广东暂编第一、二、三、四等4个纵队,列入战斗部队。粤北师管区奉令改编为国民党广东省保安司令部暂编第二纵队(代号:坚忍),并将其所属的曲江、清远、高要3个团管区及师管区补充团改编成 3个总队和1个独立大队及直属警卫连、通讯队。原粤北师管区司令黄碌丰为该纵队司令,云汉为纵队参谋长兼第三总队长。
1949年10月25日,粤中纵队举行入城仪式
1949年10月,国民党广东省保安司令部暂编第二纵队,奉命沿佛山、江门公路向南撤退,此时,“坚忍”部队士气低落,溃不成军。10月中旬,国民党军第 二十一兵团(即刘安琪兵团)从广州逃窜至江门,准备经江门、新会然后转两阳从南路逃往海南,“坚忍”部队负责掩护其撤退。但刘安琪兵团离开江门时,却将 “坚忍”部队弃之不顾,“坚忍”部队被迫留在江门前也不得后也不行。正当“坚忍”部队1800多人正陷于“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境地之时,其司令官黄碌丰见 形势不妙,败局已定,竟然抛下部队只身逃走。当晚,参谋长云汉即在“坚忍”部队司令部召开全纵队营级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就地起义。云汉被推选为“坚忍”部队代司令,开始寻找江门当地的中共地方组织,向中共地方武装部队投诚,并准备起义事宜。
二、两条腿走路:三天确定《江门和平解放协议》
当时,新会地区中共地下组织领导机构是中共新会特区工委,于1949年春成立,中共新会特区工委书记为曾国棠,李光中、冯志谦为中共新会特区工委委员。解放前夕,中共新会特区工委在统战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江门民盟成员和新会人民解放大同盟的成员,及时了解国民党党政军机关人员的情况和动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化瓦解敌营人员,团结争取中间力量。经过长时期的统战工作,中共新会特区工委已经在江门各基层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系统。 “坚忍”部队高层心急如焚。由于形势危急,和平谈判分秒必争,为了早日找到江门、新会地区的中共地下组织,“坚忍”部队代司令云汉确定:分开两条腿走路。一边派独立大队长冯畅卿寻找活动在新高鹤地区的粤中纵队第六支队;一边亲自在江门、会城寻找中共地下组织。先讲国民党独立大队长冯畅卿的“寻找共产党之旅”。冯于1949年10月20日,寻找到新会荷塘塔岗村,这时,粤中纵队第六支队派回江门开展城市接管工作的干部容辛,刚好路过荷塘。容辛以粤中纵队第六支队代表的身份,与冯畅卿开展关于和平解放的谈判。几十年来,关于《江门和平解放协议》具体在哪里起草的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是个“谜团”。直到2009年,爱国乡绅胡耀椿的儿子胡坚专程赴新会采访97岁的容辛老人,才彻底解开这个历史之谜:1949年10月20日,容辛在荷塘乡开明士绅胡剑卿、胡耀椿的安排下,在荷塘塔岗村靠近西江边的民兴糖厂办公室会见国民党军队代表冯畅卿。为什么谈判地点会选择在塔岗村民兴糖厂?原来抗日战争结束后,塔岗村爱国乡绅胡耀椿创办立本小学,聘请著名教育家胡剑卿担任校长,中共党员邓冰华、周悦芳、李平心在学校任教,塔岗村是革命据点,群众基础 好;而民兴糖厂在胡耀椿的资助下,成立护厂班和自卫队,拥有长短枪十多支,自卫队员都是中共地下组织选拔的进步青年组成,是中共地下组织直接掌握的武装; 还有就是民兴糖厂地理位置特殊,工厂就在西江畔,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国共双方谈判代表可以乘坐民兴糖厂的小电船从水路撤退,安全有保障。由于考虑到上述的 “天时地利人和”,塔岗村民兴糖厂就成为国共双方协商、起草《江门和平解放协议》的最佳地点。容辛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国共双方协商“坚忍”部队尽快宣告起义的计划,并签订初步书面协定。书面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未到之前,“坚忍”部队要负责维持江会地区的社会秩序,保证人民财产不受损失;(2)发表起义宣言,申明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 军的领导、改编;(3)部队官兵摘除佩戴的国民党帽徽、胸章,架起枪支,等待人民解放军来收编;(4)起义时间争取定为10月23日拂晓。拿着这份墨迹未干的起义协议草稿,冯畅卿非常高兴,表示要马上携带这份《江门和平解放协议(草案)》 回去向云汉复命,并希望与共产党代表在江门继续会谈,容辛一口答应。
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某团进入江门,群众夹道欢迎
江门各界群众集会庆祝解放
再讲“坚忍”部队代司令云汉的“寻找共产党之旅”。1949年10月20日,通过 在党组织领导下工作的民盟成员刘锦沛搭线,云汉与中共新会特区工委取得联系。党组织派联络员余镜波与云汉进行简单的接触。10月21日,中共新会特区工委派出委员李光中等人为代表,在设于江门三角塘附近的“坚忍”部队司令部,与云汉直接见面商谈。其间,李光中讲明形势,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粤中临时区党委、粤中纵队发布的敦促敌军政人员起义投降的“五项限令”,促其弃暗投明。商谈中,李光中与云汉一起逐条逐款仔细审阅容辛与冯畅卿在荷塘塔岗村起草的《江门和平解放协议》。云汉表示愿意率队就地起义。中共新会特区工委代表指出:“坚忍”部队起义后应接受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提出几项具体要求。
10月22日晚,在江门中兴路35号“厚记颜料商店”四楼(江会地区中共地下组织秘密交通站),经李光中、容辛、李锦波、文植虞等中共方面谈判代表进一步对云汉开展劝说工作,“坚忍”部队终于接受中共新会特区工委提出的系列要求,一致同意把起义时间定为10月23日拂晓。
三、“坚忍”部队放下武器,江门走向新生
1949年10月23日拂晓6时,国民党广东省暂编第二纵队代司令云汉,副司令陈世思、卢虞,参谋长杨国栋,政训室主任阮世纯,参谋室主任胡宇平等,即在江门联名向各界发表《起义宣言》,宣布该部即日起正式举行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领导,并组织该部官兵上街举行起义游行宣传散发传单,受到各界民众的欢迎。 《“坚忍”部队起义宣言》内容如下: 自从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以来,革命形势已进入新的阶段。全国解放之期,当在不远。本纵队全体官兵,早抱有投靠革命的决心,但以形格势禁,迄未果行,现时机已告成熟,决定于今(二十三)日拂晓,正式宣布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参加人民解放军行列。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各安所业,勿自相惊扰。并盼在江会地区的国民党部队及地方警察团队,和我们站在同一立场,不再替豪门效忠,不受暴戾恣睢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欺骗,重新投向人民怀抱,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从今天起,一切以人民的意志为意志。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全力确保江会地区治安,迎接人民解放军早日到临。我们在此,愿与留在江会地区的国民党部队与地方警察团队约定,只要没有敌对行为,我们决不妄发一枪一弹,决不惊扰人民一毫一发。其有执迷不悟、甘为人民公敌者,决将会同人民解放军,予以歼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邪正顺递,幸自抉择,特此宣言。
四、接收起义部队,江门和平解放
“坚忍”部队宣告起义后,李光中立即派人到鹤山县鹤城联系上级党组织,及时向粤中临时区党委和粤中纵队领导机关汇报上述情况,请求联络南下大军前来接收。10月23日黄昏,粤中纵队新会独立团新生连在中共新会特区工委书记曾国棠的率领下,从外海一带首先开进江门城内,宣传群众,维护秩序,号召工人、群众护厂护城。江门即告和平解放。 10月24日,新会独立团新生连在江门北街附近打击冒充“广州外围人民武装总指挥部第六总部”,企图前来“接管” 江门的陈腾、马青青土匪队伍,稳定了局面。同日下午1时左右,粤中纵队新会独立团在江门常安路贴出了第一张“安民告示”。同日,南下大军一部在粤中纵队第六支队第十九团政委关立及李光中的引领下,由九江渡口乘4艘“花尾渡”大客船沿西江而下,傍晚经北街登岸,疾速跑步进入江门、会城。10月25日,在粤中纵队新会独立团的协同下,对“坚忍”部队进行接收、整编。至此,江门和平解放实现。 如今,当我们再一次来到荷塘镇塔岗村民兴糖厂旧址时,当地群众指着一幢两层旧建筑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民兴糖厂的厂房与办公楼,也是《江门和平解放协议》谈判、起草的地点。”
(本文作者系江门市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