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在广东海域发现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璀璨的明珠。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所在场馆)(广东海丝馆供图)
“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在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运送瓷器等各类货物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川山群岛阳江海域附近发现,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巨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商船。从“南海Ⅰ号”沉船共出土、出水18万件文物精品,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远远超过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西沙群岛等发掘的古船出水文物之和。这18万文物中,包括各类金、银、铜、铅、锡等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动植物遗存等,其中最大宗为铁器与瓷器。瓷器囊括了当时大多数外销瓷窑址的产品,包含有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陶瓷器型多样,壶、瓶、罐、碗、盘、碟、钵、粉盒、炉尽在其中。许多瓷器风格带有异域风格,如德化窑的仿金银器执壶、磁灶窑的绿釉缠枝纹小碟等,这反映了南宋时期我国陶瓷外销的壮观景象。沉船出水铁器总重量超过130吨。这间接表明宋代冶金业产量巨大,且已经广泛用于对外贸易。这些发现为梳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以及航海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佐证。
“南海Ⅰ号”极为丰富的出水文物,生动展示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被考古专家们称为浓缩了宋代生活的“时间胶囊”。船载的大量陶瓷写有墨书,还有一些书写有阿拉伯文;船舱内还发掘出整套天秤、砝码,与沙特塞林港附近出水的铜砝码几乎一样。“南海I号”出水的金饰中,如犀角形牌饰的项链、窟嵌宝石的戒指、圆圈形耳环等部分金饰在我国以往的考古资料中尚未发现类似者;而如蝶形胸佩、方形带锃等器物表面点缀、镶嵌宝石的金器装饰方法,也基本不见于我国宋代考古材料。这部分的金饰,与阿拉拍风格相近。
发现于“南海Ⅰ号”上的大量珍贵文物多具有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而参与航海的人员也来自不同地区。“南海Ⅰ号”的发掘不仅填补了南海丝路研究的空白,而且使这一沉睡于海底近千年的文明桥梁得以复苏,重新活跃于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国际舞台上。
福建·德化窑的仿金银器执壶
福建·磁灶窑绿釉缠枝纹小碟
江西·景德镇窑宋青白釉婴戏纹碗
福建·闽清义窑青白釉葵口瓷碗
浙江·龙泉窑菊瓣纹碟
福建·德化窑青白釉粉盒
金腰带
金三重项链犀角形牌饰项链
蝶形胸佩
金瓜形串饰
金菱形台串饰
金耳环
金叶子
银锭组合
云龙纹铜镜
玉雕观音
近年来,“南海I号”沉船的发掘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重要考古工作之一。其“整体打捞,整体发掘,整体保护,整体展示”的理念和实践,不仅体现了我国水下考古在方法论上的进步,也体现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综合实力、实施能力、多学科协同能力等方面的进一步成熟,堪称中国水下遗产保护的典范。
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水下考古
目前,“南海I号”的发掘接近尾声,接下来将进入漫长细致的科学考古保护阶段。
全面发掘工作
如今,“南海I号”良好保存在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博物馆)之中。近年来,广东海丝馆依托“南海I号”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馆内全程开放考古发掘过程,展出4000多件文物与展品,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逾1000万人次。2019年、2020年,博物馆的展览海外影响力均进入全国榜单前十。
大批观众入馆参观
世界上有三大沉船博物馆,分别是英国的玛丽露丝博物馆、瑞典的瓦萨沉船博物馆、中国的“南海Ⅰ号”博物馆。“南海Ⅰ号”有别上两家的是,其并非古战船,而是和平之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早在1993年,“南海Ⅰ号”第一批出水文物,就赴日本的大阪、名古屋、长岛等地巡回展出,获得日本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近年来,广东海丝馆积极推动以“南海Ⅰ号”为载体的对外文化交流。“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已相继赴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参与“华夏瑰宝”“东西汇流:13至18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国际展览,向西方观众展示南宋时代中国发展海上贸易的盛况,以及我国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和保护的成就。2022年2月,“南海I号”首次面向东南亚,突破新冠肺炎疫情和时空的限制,在马来西亚推出数字化全景展览和宣传活动,为当地民众送去浓厚的海丝文化体验。
2022年2月,在马来西亚郑和文化馆推出数字化全景展览和宣传活动
当前,从国家至省的层面,都对“南海I号”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世界级的高标准高要求。2021年,“南海I号”沉船作为水下考古重大项目列入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南海I号”保护利用水平,加快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南海I号”必将再扬云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为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铸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级海丝文化产业带规划图
(本文图片由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提供)
(作者单位: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