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埗大桥旧照
一座桥,见证一个城市的历史。高埗大桥是在全国开创“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地方公路桥。
高埗(1983年改社设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位于东莞市北郊,挂影洲岛西部,三面环水。得东江水之利,改革开放前,高埗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但又受东江水之隔,出行不便成为阻碍高埗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20世纪70年代,高埗距东莞县城仅一水之隔,但运送农副产品进城要绕道28公里,加上渡河,车辆往返一趟要两三个小时,人们每天出门都担心晚上没有船回来。公社经济发展一直以农业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到1978年,全公社工农业总产值837万元,其中工业仅有37万元,占总产值4.4%,公社财政实力十分薄弱。
1979年,高埗公社引进第一家港资企业——高埗稍潭毛织厂,随后毛织二厂、三厂、织造厂、冼沙毛织厂等企业先后落户。这些企业投资者多以早年旅港的港商为主,他们基于乡情、亲情,抱着试探心理返乡做小额投资,公社工业发展开始起步,但与周边公社相比,高埗工业发展势头明显不足。据1980年数据显示,高埗总产值989万元,与周边公社相比差距明显,在众多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交通不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尤其是一次运送货物的货柜车差点翻进水里的事故,令一些投资者因交通问题而却步。
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必须先行。时任高埗公社党委书记袁仲庆认为“没有大桥,高埗发展就没有出路”,于是修桥的事情很快定了下来,但钱从哪里来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公社决定采用群众集资和贷款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建桥资金,再通过收取过桥费返还投资额,实行“以桥养桥”。公社号召凡喝高埗水的男女老少每人集资10元钱,共筹得20多万元,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凡是年满16岁有劳动力的高埗人,都要到大桥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就这样,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1981年5月大桥动工,指挥部根据各生产大队人口、面积情况,统筹安排每日所需劳动力,大桥建设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农民集资建高埗大桥现场
由于资金不足,公社边建大桥边想办法筹款。在公社党委的不懈努力下,省老区办、省交通厅、东莞县政府陆续拨款支持,银行也发放一笔贷款,保证了大桥工程进度。在邀请广东省设计院进行大桥设计时,设计团队负责人是东莞人,听说家乡建桥,在设计费用上给了八折优惠。
1984年1月,大桥建成通车,高埗人民千百年来举步登舟的历史从此改写。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向曲拱桥,全长169米,桥面宽9.5米,中间主车道宽7.5米,两侧为人行道,桥面高程19米,设计荷载汽-13、拖-60。通车当日,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潘奇专程来高埗调研,高埗人在汇报时提出了“想致富,先修路”的响亮口号。
1984年,高埗大桥通车典礼
1984年4月,高埗大桥开始收费,收费标准:小车、摩托车、手扶拖拉机等0.5元,2—5吨货车和20座以上的客车分别收1—3元,救护车、警车、消防车在执行紧急任务时免费通行。
高埗区的做法给人们打开了思路。1984年5月7日,《人民日报》以《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为题报道高埗大桥建造经验,并配发评论《加快建设的一招》,高度评价高埗人民的创举。
1984年5月7日《人民日报》
11月21日《中国交通报》以《建起一座桥,富了一个区》为题报道通车后的情况:“高埗桥建成通车后,仅运费、渡费一项预计每年可节约五十万元。现在高埗区每天可运十卡车新鲜蔬菜到深圳特区,收入相当可观。交通条件改善后,外商纷纷来高埗区洽谈生意,投资建厂。该区已办起伞厂、刺绣厂、皮袋厂、藤厂、电子表零件厂、铝制品厂、胶花厂等七个厂。目前,高埗区有69.8%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和对外加工,农民收入大大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群众称高埗桥是致富桥、幸福桥”。
据统计,高埗大桥建成后的第二年(1985年),高埗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80万元,比1984年增加2236万元,增长195.5%。其中工业产值2333万元,比1984年增加2109万元,增长941.5%。
1984年5月14日,交通部发出通知,向全国推广高埗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经验和做法。这种“以桥养桥”的模式,不仅拓宽了集资渠道,大大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而且促进了公路建设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优化交通条件,高埗镇在距离高埗大桥100米处又建起一座新桥,高埗大桥于1996年停止使用。2004年,高埗大桥旧址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高埗大桥旧址在时光的雕琢之下愈发简朴优美。新旧两桥跨立在东江的水面上,连接着往昔今日,静静述说着东莞高埗人曾经遇水架桥、敢为人先的故事。
旧高埗大桥(前)和新高埗大桥(后)
资料来源:
1. 《东莞市志(1979—2000)》,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 《东莞市高埗镇志》,中华书局2013年版。
3. 《东莞之最》,岭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
4. 《广东改革开放纪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东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