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依山傍水,景观秀丽,拥有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 (清代陈恭尹《九日登镇海楼》)的优势空间环境。其中,越秀山、镇海楼更是名 闻遐迩。越秀山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辟为广州登高游览胜地,及至明洪武年间,朱 亮祖在越秀山最高处蟠龙岗上建成五层高楼。从此,名山古楼相生相伴,自然风貌 与人文资源匹配,山高景美,俯瞰山河, 镇城之宝见证羊城发展。如今,人们热衷于登高山访古迹,探索明代城墙,品读碑 刻诗文,徜徉层楼内外,感悟这片厚重土 地的人文意义。
古都城北扩
在古代,广州都城核心区域并不算大,但地理中心与举足轻重的政治中心、 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重合。由于空间有限,城垣的扩建一直是广州城市建设的重 要内容。宋代的广州城由东城、西城、子城组成。子城为都城中心,因续修东、西两城后又被称为“中城”。子城与西城之间有西湖间隔,“湖长百余丈,水凝绿, 列石嵌奇突兀。”(元代吴莱《南海古迹记》)子城与东城之间有文溪流经,三城之间有濠池环绕。
明代初年,因应城市发展和人口增 长的需要,广州城垣建设的重要工程,一 方面是实施三城合一。将宋元时期所修的城垣,打造成为一个整体。将中城的城墙分别向东、向西方向扩展,依托交通网络连通原三城的道路,使交通便利。另一方面是城垣北扩,将越秀山纳入城内,并在 越秀山顶修筑五层高楼。据明万历《广东 通志》载:“永嘉侯朱亮祖、都指挥使许 良、吕源以旧城低隘,上疏请乃连三城为一,辟东北山麓以广之。”“永嘉侯朱亮祖拓广东北城八百余丈。”洪武十三年 (1380),扩城工程基本完成。扩城后, 城市面积大增,道路横贯东西,南北相交,越秀山前的一大片山地高低相连。同时,地处城北顶点的镇海楼亦建成,“楼成,会城之形势益壮”。拓城后,越秀山 人文活动增加,明代及近现代的文物古迹遍布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佛山牌坊、清代炮台、清代书院、孙中山纪念碑、伍廷芳与伍朝枢墓、海员亭、光复纪念亭,还有著名的五羊石雕等,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广州明代古城墙
越秀山登山古道
名楼冠全城
明代城垣向北扩展到越秀山上,为修筑镇海楼奠定了基础。镇海楼,初名望海楼,《明一统志·广东布政司·广州府》 有记述:“望海楼,在府城上北,本朝洪 武初建,复檐五层,高八丈余。”明嘉靖 二十四年(1545),广东提督蔡经和总督张岳相继将毁于火劫的望海楼进行原址重建,题名为“镇海楼”。这是镇海楼正式更名,俗称“五层楼”。
现存最早记载镇海楼的碑记,位于镇海楼西侧。《镇海楼记》碑立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碑文为当时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 史、奉敕提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泉南张岳所书,碑额为篆书,碑文为正书。碑乃 黑色端石,高2.43米,宽1.34米,石质坚硬细腻,通篇字体端正。因风化侵蚀严重,碑文已不易辨认,但在清同治《番禺 县志·金石略四》与清宣统《续修南海县 志·金石略一》均载有碑文。全文叙述嘉靖二十四年(1545)提督蔡经倡议重建镇 海楼,蔡经离任后由总督张岳继续主持完成重建工程的经过。
镇海楼修建在越秀山上有三种说法。 其一,作军事瞭望之用,加强城防守备, 应对倭寇侵扰,取“雄镇海疆”之意。 镇海楼也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城防建筑。 据记载,清康熙十五年(1676),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勾结云南吴三桂发动叛乱, 出兵围攻越秀山,镇海楼被毁。清道光 二十一年(1841)五月,英国侵略军由广 州城外四方炮台向城内发炮,镇海楼顶部被炸损。清咸丰四年(1854),广东“洪兵”起义军围攻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及幕僚登楼观审形势,调兵解围。清咸丰六 年(1856),英法联军兵临广州城下,清廷官员在镇海楼筹议战事。清咸丰七年 (1857),英法联军占据镇海楼。清光绪 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兵部尚书彭 玉麟赴广东督办防务,驻兵镇海楼。1924 年4月,桂军将领沈鸿英发动叛乱,企图攻 占广州。孙中山赴观音山(越秀山)于镇 海楼上瞭察敌情,指挥作战,击溃沈鸿英部。
其二,为观景之用,修建镇海楼, 坐北朝南,居高临下,近望城区,远眺珠江。其三,“以压紫云黄气之异者也。” (屈大均《广东新语》)因“广州背山面 海,形势雄大,有偏霸之象。”为镇压广州“王气”,故“以越山气王,建楼镇 之。”(清《楚庭稗珠录》)。明代王临亨《粤剑篇》也有云:“会城五层楼在城 之北山,高耸杰壮,无与为此。登其杪可以全收一郡之胜,有言会城地脉自西北诸山来凝结于此,盖王气所聚也,故作高楼镇压之。”
镇海楼近景
镇海楼建成后,屈大均在《广东新 语》中称赞道:“是楼巍然五重,下视朝台,高临雁翅,实可以壮三城之观瞻,而 奠五岭之堂奥者也、白海上望之,恍如蛟 蜃之气,白云含吐,若有若无。晴则为玉山之冠,雨则为昆仑之舵。横波涛而不流,出青冥以独立,其玮丽雄特,虽黄 鹤、岳阳莫能过之。”在特定的人文地理区位下,屈大均将镇海楼与黄鹤楼、岳阳楼等同观之,给予镇海楼极高评价。盛赞 镇海楼与黄鹤楼景观的还有清代诗人李调 元的《登镇海楼》:
直上天南海上楼,海天一色望天收。
不知沧海连天阔,只觉青山与海浮。
蜃吐黄云三岛外,鸡鸣红日五更头。
昔年曾记登黄鹤,冠绝平生此两游。
而镇海楼也不负众望,其高踞茂密林木的山巅,颇有些“高山藏古楼”的意味,吸引着民众登高游赏,特别是中秋、重阳等重要时节,民众结伴登高,乐此不 疲。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
秋风吹向玉山游,萸酒花糕压担头。
流鹞分明声不断,登高人上五层楼。
如今,镇海楼风采依然,民国时期 重修的样式沿用至今。镇海楼砖、石、木的结构在风雨中,屡次遭圮毁又屡次获重建。直到1928年,广州市工务局重修镇海楼时,把原来楼内的木结构改为砖、石、 混凝土结构,保留砖石砌筑外墙的明代幸 存物。镇海楼复檐五层,为楼阁式建筑, 呈长方形;因山为基,歇山顶。高28米, 首层面阔31米、深15.77米,山墙厚3.9米, 后墙厚3.4米;每层向上有收分,面阔及墙 厚尺寸均有递减,第五层面阔26.4米、深13.67米,山墙厚1.65米,后墙厚1.3米。正立面为敞开式,有八角石柱层层承托。基 础出围墙以红石围筑。第一、二层墙壁用 红砂岩条石砌筑,三层以上为砖墙。底层墙厚达3.9米,外墙逐层收减。每层建廊。楼顶及各层挑檐均为琉璃瓦盖,两侧饰以石湾烧制的琉璃鳌鱼。全楼红墙绿瓦,飞 檐重叠五层,相映生辉,雄伟壮观,庄严稳重,气势恢弘。
镇海楼前东西有一对红砂岩石雕雌雄 石狮,为现存明代最大的红色砂岩石雕狮 子。石狮雕饰简朴古拙,乃1912年拆城筑 马路时从双门底(今北京路北段)迁移过 来的。雌狮在西,左前足踏球,右前足微 提起抚着小狮。雄狮在东,右前足提起踩 一绣球,左前足直支于地。
镇海楼与明代古城墙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镇海楼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镇海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楼“岭南第一胜概”的美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登楼抒怀,放飞思想与情感。如明末清初陈恭尹赋《九日登镇海 楼》写道:
清樽须醉曲栏前,高阁临秋一浩然。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
将开菊蕊黄如酒,欲到松风响似泉。
白首重阳惟有笑,未堪怀古问山川。
南海知县沈元沧亦有《登镇海楼》 诗,写楼前州城景色与山川风光:
凌虚百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
半壁玉山依槛峙,一泓珠海抱城流。
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
黄云紫气消歇尽,还凭生聚壮炎州!
邓圻同《镇海楼》诗云:
层楼高踞越王台, 一抹彤云曙色开。 摘
斗摩霄凝望处, 英雄继往又开来。
......
在镇海楼历代楹联中,以清代光绪年 间兵部尚书彭玉麟撰联抒志传诵最广:
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这副楹联由当代书法家吴子复重写刊刻,悬于顶层正面,分挂于红底黑字的 “镇海楼”木匾两旁,黑底金字,文采书法功力深厚,颇得游人赞叹。
广州博物馆
1929年,镇海楼作为广州博物馆至今。该馆已成为收藏、研究广州地区古 代、近代文物资料,进行地方历史陈列展 览的专业性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多件。常年展出“广州历史陈列”以及广州地区的 考古发掘和文物收集所得,史料翔实。通过这些文物,以及照片、史画、模型、图表等,展示广州城市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概貌,启示人们,历史不仅可以从书本 上读来,还可以用眼睛去看,甚至能伸手去触摸。
轴线新胜景
清代的《白云越秀二山合志》记载: 越秀山,在会城北,为省会主山。由白云山逶迤而西,跨郡而耸起,东西延袤三里余,俯视三城,下临万井,为南武之镇 山。越秀山作为省会主山,以其众多的历史遗迹、秀美的自然风貌成为广州著名的风景点,深受历朝历代的广州人喜爱。明清时期,随着越秀山划入城垣,高耸的半壁青山,与宋代以后开凿的城中六脉水道汇入珠江的景象相互映衬,最终形成了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广州古城 空间形态。而地处越秀山顶部的镇海楼, 既“为会城壮观”,又使城市有了一定的垂直高度,大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层次,增强了城市空间魅力。
以越秀山、镇海楼为主景观,广州 古城的风景轴线从广东省财政厅、北京路一直延伸到珠江北岸天字码头,构成了广州传统的中轴线。到了近代,从北起越秀 山巅的镇海楼向南,沿着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广州 起义路、海珠广场,到跨越珠江的海珠桥 止,全长约3公里,形成一条由高到低,纵贯南北,山水相连,形态优美,规模宏大的近代城市风景轴线。古城轴线、近代轴 线与悠悠珠水相交,形成“T”字形景观 图,成为了广州最动人、最优美、最能寄托广州人情感的地方。随时间之推移,历史之积淀,城市建设力度之加大,轴线景 观将日益丰满。
景观性较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越秀山、镇海楼,在历代“羊城八景”评选中享有盛誉。“羊城八景”的评选首创于宋代,是对城市建设和自然风貌的高度评价。得益于越秀山冈峦起伏的自然风貌和 镇海楼雄伟的人文景观,宋代以来,越秀 山和镇海楼成为风景名胜的代表,均列入 “羊城八景”,名副其实。如南宋有“菊湖云影”入选,描绘的是越秀山东南麓开凿的菊湖景色。元代有“粤台秋月”, 展示的是月明风清的秋夜,古越王台上迷离、斑驳的画面。明初黎贞《羊城八景 序》中对“粤台秋月”也有记述:“秋月扬辉,世界若琼瑶。登粤王台,举杯酌 太白,万里一色,其喜洋洋矣。”明代有 “粤秀松涛”“象山樵歌”二景,皆以林 莽苍苍之气势取胜。清代有“粤秀连峰” 和“镇海层楼”二景入选。
广州解放后,先后三次评选新“羊城八景”,越秀山、镇海楼均当之无愧地入选其中。第一次评选是1963年,越秀山 以“越秀远眺”入选;第二次是1986年, 以“越秀层楼”扬名;第三次入选是2002 年,以“越秀新晖”傲居羊城。第四次是 2011年5月18日,“羊城新八景”评选发布 典礼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以越秀山、 镇海楼为核心景点的“越秀风华”入选。
广州市市长朱光诗情浓郁,在《广州好》词中,不惜笔墨又饱含深情地描绘了越秀山、镇海楼以及山上木棉花开,红彤彤一片的壮丽景致,把自然的美、人文的情和都市的繁华联系在一起,将广州人对山上景物的心志与情感跃然纸上:
广州好,
越秀更娇妍。
俯瞰烟霞穷变化,
仰观林翠有无间,
碑写碧云天。
广州好,
凭眺越王台。
千里江山来眼底,
十年生息入诗裁,
云海一天开。
广州好,
镇海有高楼。
极目风云堪识势,
骋怀原野乐丰收,
何事问王侯。
广州好,
人道木棉红。
落叶开花飞火凤,
参天擎日舞丹龙,
三月正春风。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镇海楼是个常来常新的地方。登楼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顺着今人铺砌的山路拾级而上,道不长,也不险。登上五层楼顶楼,依然是眺望广州的好地方。广州已是一派现代大都市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