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南海县志》载“西樵山图”(来源: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广东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说法,“二樵”指的是“东樵”罗浮山,“西樵”西樵山。西樵山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素有“珠江文明的灯塔”“南粤理学名山”的美誉。西樵山相继获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西樵山(来源: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西樵山是一座古死火山,是4500万-5100万年前白垩纪中后期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是珠三角地区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质遗址。现西樵山占地13.03平方公里,风景秀美,旅游资源丰富,有72座奇峰(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36个岩洞、232眼清泉、28处飞瀑、东西2天湖,更有众多壁、潭、台点缀其间;有碧玉洞、翠岩、天湖公园、石燕岩、九龙岩、四方竹园、茶花园、桃花园、白云洞等景区。
翠岩(来源:西樵山旅游官网)
其中,碧玉洞为峰间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狭径崎岖、洞中有玉岩珠瀑、听玉石室、遇仙桥、垂云石、东天湖等景点。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的陈子壮有《碧玉洞》诗:
一踏双高气即苏,风雷谁与擘真图,
讵论竹箭三门驶,尽遣螭龙绝壑徂。
石窦秋深喧草木,海潮天落应虚无,
题崖不记飞仙事,薄采空怜九节蒲。
天湖,是西樵山西北面一个火山口湖,三面翠峰围抱,湖水澄碧。环湖公路整洁,湖旁花木楼阁点缀,景趣天成,是观龙、泛舟待月的好去处。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的明代大儒方献夫有咏《天湖》诗:
一泓远接银河流,云影天光日夜浮,
湖上有人空钓坐,此心原不为鱼谋。
天湖公园九曲桥(来源: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西樵山历史人文资源深厚,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1960年,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等在西樵山上发现以细石器和双肩石器为特征的史前人类活动古遗址,指出西樵山是中国已知的最大的石器制造场之一,形成独特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因此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2019年10月,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樵山遗址存留新石器时代的双肩石器(来源: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自唐代,山民开始种茶,在西樵山上已建有村庄,人口繁密,现在山上还有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茶林。同时,在唐代就有文人在此讲课著书,写诗作赋。罗浮山的名气由来已久,而西樵山直到明代中后期以后,随着书院的兴起才声名鹊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方献夫、湛若水、霍韬等相继筑居于西樵山,先后建立大科书院、云谷书院、四峰书院和石泉书院。他们以书院为中心开展理学讲学活动,期间探求学术、锤炼心性,慕名而来的四方学子越聚越多,使西樵山成为南粤理学圣地。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理学家湛若水在西樵山大科峰西烟霞洞中兴建烟霞隐居和大科书院,同年闰十二月落成。湛若水《考室》一诗,介绍了当时书院的修建情况:
丁丑孟冬吉,湛子辟烟霞。虽非鹿门胜,亦携庞公家。
乃开正义堂,乃建崇经楼。乐阁在堂前,茹芝在楼头。
有亭面西壁,丽泽双泉北。退轩后洞居,峻洁垂虹侧。
亦或考金钟,亦或击石鼓。前抚卧龙吟,后引九龙舞。
七曜明天经,三水察地理。俯仰参两间,其道一而已。
当时的大科书院只是附属于烟霞隐居之内。直到正德十四年(1519年)七月,湛若水门生霍敦、陈谟、杨鸾等集资为其师在烟霞隐居之下兴建新的大科书院,同年十二月建成。后书院被毁,现在原址附近有占地200多亩的桃花,拥有20多个品种,共5000多棵,是珠三角地区桃花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桃花园。
烟霞洞图(红圈中为大科书院)(来源:《西樵游览记》)
正德十二年(1517年),方献夫在西樵山东北石泉洞内构筑紫云楼、沛然堂,并命名为石泉精舍。此后陆续扩大更新,用以收藏嘉靖皇帝御赐的书籍,遂改称书院。方献夫在《石泉书院记》回忆了自己创建石泉书院的经过,以及大科、云谷、四峰三大书院鼎立的情况:
正德壬申,方子以铨部郎谢病南归,丁丑乃于此构紫云楼、沛然堂以居,曰石泉精舍。后廓新之,恭贮御赐书籍,改称书院。……北下为大科书院,湛子居焉,前有铁泉,后有云谷。雷坛南下为四峰书院,霍子居焉……三院鼎峙,予三人尝来往讲学其间……
石泉洞图(红圈中为石泉书院)(来源:《西樵游览记》)
四峰书院在西樵山西部宝林洞中,居宝峰、玉案峰和聚仙峰间,后霍韬又垒石为一峰而得“四峰”之名。明嘉靖二年(1523年),霍韬称病归里,在此筑精舍讲学,后易名书院。明万历年间,霍韬重孙增修。现存部分基址。四峰书院遗址是西樵山现存唯一一处明代书院遗址,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峰书院遗址(来源: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原址位于茶花园内的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2005年易地重建在大仙峰下蛇岗,新宝峰寺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雄伟开阔,气势非凡。
近代从西樵山走出一文一武双杰,“文”为康有为,“武”为黄飞鸿。
康有为又号“西樵山人”,今南海区丹灶镇人,是岭南大儒朱次琦(又称朱九江)的学生。光绪四年(1878年)冬,康有为感觉旧学无法解决当前现实问题,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感迷茫、忧虑,于是辞别朱九江归乡。光绪五年正月到西樵山,居白云洞的三湖书院学习经典,或回乡读于澹如楼,博览群书,积极寻求“经世”之道。光绪八年曾到北京应试,不第,仍归西樵和居乡,继续潜心探研学术。1884-1887年,开始形成一套庞杂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体系,为发动“戊戌变法”打下了基础。戊戌变法失败后,游历各地,大开眼界,“今日不变日新,不可;稍变而不尽变,不可;尽变而不兴农工商矿之学,不可”。其维新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樵山还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诞生于西樵山下的禄舟村。2005年,西樵镇被授予“中国龙狮名镇”称号。1998年,在禄舟村建成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吸引众多中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学艺。馆内每天设有四场武术和醒狮表演,每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都会举办“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和“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来源: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如今,西樵山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日益显现出愈加夺目的光彩,被誉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成为南粤民众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一块福地。
参考文献:
1.乾隆《西樵山志》,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10年翻印。
2.〔清〕刘子秀:《西樵游览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南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海县西樵山风景区管理处:《西樵山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佛山市南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海市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任建敏、温春来:《西樵山与岭南理学的传承》,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张金超等:《广东历代官箴》,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佛山市委员会:《佛山文史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