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塘猪(紫金县蓝塘镇人民政府供图)
蓝塘猪,原称芙蓉猪,又名蓝塘土猪、蓝塘铁猪,因中心产区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蓝塘镇而得名。蓝塘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部有三角形和菱形皱褶。毛色较整齐一致,黑白分界比较平整,接近水平直线,分界处有4—6厘米黑皮白毛的灰白带,尾端全黑色。蓝塘猪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皮薄、肉质细嫩等特点。加工乳猪,色艳味美、皮酥肉脆,是香港、深圳等地茶楼、酒楼的席上珍品,畅销国内各大市场。2012年,蓝塘猪获“最具魅力土物产”称号,2013年入选“广东十件宝”。
蓝塘猪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史料记载,广东猪因其肉质优良,两千年前已被引入欧洲, 18 世纪被引至英国。达尔文曾说:“中国的猪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价值”(摘自《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蓝塘猪便是一种保存较好的“广东猪”品种。1978年,蓝塘猪被列入 《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国家级的畜禽优良种质资源之一,为“中国种猪”之一,被当地群众自豪地称为深藏广东的“国宝”。
蓝塘猪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经济条件以及特殊选育方法密切相关。蓝塘猪中心产区四周环山,除有一条小河通往外地外,交通极不便利,形成地理上的自然隔绝,当地猪群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由于采用自然交配,公猪有其一定的配种范围,更新时就从其与最优秀的母猪配种的后代中选留。母猪也如此,多半是从其所生的母猪中留种,或者从村民公认的优质母猪后代中留种。蓝塘猪长期处于闭锁选育及高度近交繁殖状态,从而形成耐近交的特性,遗传性相当稳定,其后代近交系数达 43.8%,但没有出现畸形及生活力降低现象。当前用作母系,杂交效果明显,杂种优势显著。蓝塘猪品种改良始于1964年,蓝塘种猪繁育场引进外地公猪“白盘克”,以外来良种公猪与母猪杂交,培育的杂种猪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和皮薄、肉质细嫩等特点。
蓝塘猪保种开发项目,是河源市“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由紫金东瑞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具体承担。该公司位于紫金县蓝塘镇市北村,占地面积66.7万多平方米,是河源市2012年重点建设工程和菜篮子工程重要生产基地。2018年,东瑞公司年出栏生猪5万头,其中蓝塘猪年出栏3000头,年产值约8000万元。
(资料来源:《广东物产》《广东特色产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