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花灯是广东省传统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州花灯主要分布于潮汕地区,从早期的迎神游灯到民间赛灯,逐渐演变发展为节庆观赏和民间装饰的综合性灯彩艺术。潮州花灯集彩扎、彩绘、剪刻于一身,特别是融合了潮州特有的潮剧、潮绣、泥塑等多种艺术元素,造型精巧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乡土特色浓郁,自成体系,别有一格,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岭南灯彩艺术的奇葩,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潮州花灯《织绣迎春》
潮州花灯《水淹金山寺》
潮州花灯不同于北京宫灯、上海龙灯和广州走马灯,其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有纱灯、活景等。花灯题材有花果、虫鱼、鸟兽和戏剧、民间故事人物等。多时达百屏,故有民歌《百屏灯》流传,从“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一直唱至“百屏拜寿郭子仪”才结束,是对历史上潮州花灯盛况的写照。
传统花灯《董卓凤仪亭》
传统纱灯《水漫金山》
花灯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不同品种的花灯,其用材、制作过程均有差异。其制作过程一般包括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几个环节。潮州花灯主要以竹、铅线、丝纸作骨架,用绸缎、丝绢、花边绣品作衣饰,制作工艺包括了构思、扎胚、装裱、装饰、组装(大型或活动型花灯)等流程。
潮州花灯《仙女散花》
潮州花灯分为彩扎彩塑的立式屏灯和可吊挂可手提彩绘挂灯两大类。屏灯也叫座灯、灯屏,能自转或人物头手腿脚能活动的叫活灯,通常为一屏一灯一景,多以戏剧的人物故事为表现题材和设计人物,衬以楼台亭阁、山水园林灯组合成一屏屏的图景,再装配灯光映照而成。人物脸部用泥模纸塑脱胎,饰以眼发,涂以色彩,身体用竹篾铅丝扎成,穿上薄料袍服,腹中置灯燃亮,是屏灯工艺最考究的一环。屏灯既有三四丈高的大型制作,也有仅几寸的小型纱灯;按表现风格不同,还分为注重人物神态衣饰衣纹的文灯和讲究盘弓走马架势的武灯。
挂灯以藤、竹、木及金属条片作框架,罩以丝纸绢帛玻璃,而后彩绘诗画图纹,再依造型需要镶嵌装饰缨络、螺钿、珠串、铜片,古雅华丽。举凡龙狮虎凤、花鸟鱼虾以至水桶、花篮等等皆可入灯,其中立体见方、工笔写意与漫画兼具的灯橱和镜框装画的灯牌尤显特色。
传统的潮州花灯从内容上可分为“素灯”和“热灯”两大类。“素灯”又叫“文灯”,重于表情动作,侧重通过表情、动作等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内涵。“热灯”又叫“战灯”,讲究盘弓走马姿势,反映武打战斗场景,使人有如身历其境,浮想联翩。从人物形象和表情上看,潮州花灯与潮剧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一样,可分为生、旦、丑、净四大类,再配合服装鞋帽、道具刀枪、姿势表情、布局景物,构成一幅幅完美的画景。
潮州民俗:元宵游花灯
元宵游花灯,是由民间组织及各行铺出资制作花灯,晚上穿街过巷游行。花灯队伍前导为火把、龙灯,接着是潮州小锣鼓和花灯屏,末尾是五彩凤灯,俗称“龙头凤尾”,寓起于轰轰烈烈,结于华丽多姿,含有“吉祥”之意。
《紫气东来·麒麟》灯屏
潮州花灯节亮灯仪式(卢宁锐摄)
潮州花灯节
据民间传说,潮州唐朝已有观灯、闹元宵活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新安余民刊本《荔镜记》取材于潮州民间传说,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多处描写元宵夜潮州游花灯情景。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述》有“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嘉庆《澄海县志》记载“十一日夜起,各神庙张灯,士女嬉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清代元宵游花灯以潮州最为有名,尤以自正月十五至二三月方歇的庙会为佼佼者。
大街小巷、行铺、院落、祠堂等张灯结彩,挂各式各样的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等。是晚,潮人无论男女老幼,祭祖、用晚餐后,便上街游览赏灯,猜灯谜,到处人山人海,欢声笑语,热闹欢乐。
团圆灯火 福满潮州(吴淑贤摄)
潮州花灯节
制 作: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图片提供:潮州市委宣传部